咨询电话: 1317-2164-214
事业单位的工资计提会计分录
发布于 2025-04-28 05:12:04 作者: 爱语柔
注册公司是创业者必须面对的任务之一。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有些复杂,但是只要你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你的企业就可以合法地运营。下面,主页将带领大家一起认识工资计提怎么做账,希望可以帮到你。
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工资计提会计分录
1.前言
2. 企业会计与事业会计核心差异总结
3.企业会计工资计提发放分录
4.事业单位工资计提发放会计分录
前言
首先,计提工资的时候,企业这边应该是计入费用,比如管理费用,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而行政事业单位可能需要在财务会计中确认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同时在预算会计中做预算支出的处理,可能涉及资金结存的变化。
然后是发放工资的时候,企业这边冲应付职工薪酬,同时代扣社保、个税等,实际发放银行存款减少。而事业单位在发放时,除了财务会计减少应付职工薪酬,预算会计方面还要确认支出,可能用财政拨款预算收入或者其他资金。
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工资计提和发放的会计处理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 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双轨制 (行政事业单位)与 单一财务会计体系 (企业)的区别。以下通过具体数据和会计分录举例说明:
二、关键点说明
1.预算会计的介入: 行政事业单位需通过预算会计跟踪财政资金使用,实际支付时需同时记录预算支出(如“事业支出”)。
2.资金来源差异: 企业使用自有资金(银行存款),而行政事业单位多依赖财政拨款(如“财政拨款收入”或“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3.税费处理: 企业通过“应交税费”科目核算个税,事业单位通过“其他应交税费”科目,并可能需向财政部门上缴代扣款项。
下面用案例说明: 2024年1月31日,单位计提基本工资100万,根据当地政策,养老保险(单位16% 个人8%),医疗保险(10% 2%),失业保险(0.5% 0.5%),工伤保险(单位0.32%),公积金(7% 7%).2月6日发放工资并缴纳个人部分负担的保险公积金17.5万及代扣个人所得税1.2万。区分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会计处理。
三、企业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
1.计提时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工资100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公积金7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等–社会保险26.82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公积金7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会保险26.82
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00
贷:银行存款81.3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10.5
贷:其他应付款–公积金7
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2
(其他应付款科目也可用应付职工薪酬)缴纳社保及个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2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26.82
借:应付职工薪酬–公积金7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10.5
借:其他应付款–公积金7
贷:银行存款52.52
四、事业单位计提工资的会计分录
1.计提时
①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工资福利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及补贴津贴100
②预算会计不做
2.发放工资
①财务会计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及补贴津贴100
贷:财政拨款收入81.3
贷:其他应付款–公积金7
贷:其他应付款–社保10.5
贷: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2
②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基本支出(工资及补贴津贴)81.3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基本支出81.3
代扣社保、公积金、个税及支付社保公积金个税
①财务会计
借:业务活动费用–工资福利33.82
贷:应付职工薪酬–社保26.82
贷:应付职工薪酬–公积金7
借:其他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2
借:其他应付款–社保10.5
借:其他应付款–公积金7
借:应付职工薪酬–社保26.82
借:应付职工薪酬–公积金7
贷:财政拨款收入52.52
②预算会计
借:事业支出–财政拨款支出52.52
贷:财政拨款预算收入–基本支出52.52
通过注册公司,您可以更好地保护您的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通过上文,我们已经深刻的认识了工资计提怎么做账,并知道它的解决措施,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惊慌失措了。如果你还需要更多的信息了解,可以看看主页的其他内容。